
薛佳 女士
数据中心高级经理,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 | +86 21 63232733 |
---|---|
传真 | +86 21 63232733 |
邮箱 | katelyn.xue@interfoam.cn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5层 |
负泊松比泡沫独特的“凹角”结构使其除具有传统正泊松比泡沫的常规性能外,还具有压痕阻力大、断裂韧性好、耐缺口性好、回弹韧性好等优异的性能,在运动防护装置、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负泊松比泡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轴压缩-加热法、高压-加热法、真空-加热法、多相三轴热压缩、化学-机械工艺、CO2辅助的三轴压缩法、蒸汽渗透冷凝法和CO2发泡原位转化法。上述方法都是在高于基体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条件下,以泡孔内外的压力差为驱动力将具有“蜂窝状”结构的正泊松比泡沫转化具有“凹角”结构的负泊松比泡沫,并在低于材料Tg下进行定型。但通过该过程制备的负泊松比泡沫通常具有形状记忆效应,一旦温度略高于基体材料的Tg且无外部限制时,其就会大幅地回复至正泊松比泡沫的泡孔结构和尺寸,泊松比也会由负值变为正值。因此,如何提高负泊松比泡沫在高温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亟需被探索。
此外,传统负泊松比泡沫在经过大的形变后,其“凹角”结构会发生变形而无法回复到初始的“凹角”形态,并且其回复性能随着形变量的增大而明显减弱,该问题影响了其使用性能。若能以“凹角”结构作为初始态并引入形状记忆效应,使发生变形后的负泊松比泡沫通过一些处理 (如加热)即可回复到初始的“凹角”结构,那么其可使用性则会大幅度提高,应用范围也将被大大拓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唐涛研究员团队通过协同调控分级孔结构 (图1),建立了一种制备具有优异结构稳定性和形状回复性能的各向异性负泊松比硅橡胶/聚乳酸 (NPR SR/PLA)复合泡沫的新型方法。
所制备的泡沫具有由3D打印技术生成的内凹六边形大尺寸孔洞 (拉胀结构)和由盐沥滤法形成的蜂窝状小尺寸泡孔。其中,具有取向性的拉胀结构是直接形成而非由蜂窝状结构转化而来,因此NPR SR/PLA复合泡沫的尺寸和泊松比值在高温加热处理后仍保持恒定不变,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NPR SR/PLA复合泡沫优异的形状回复性能使其在发生大变形后基本上能回复至初始的拉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负泊松比泡沫在发生大的形变后无法回复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NPR SR/PLA复合泡沫的各向异性使其在假肢内衬套等人体缓冲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工作以“A novel method for preparing anisotropic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composite foam with excellent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shape recovery property”为题发表在《Polymer》期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樊东蕾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唐涛研究员、姜治伟副研究员和李明罡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采用协同调控分级孔结构制备的3-1-0.5-L SR/PLA复合泡沫如图2a所示,通过3D打印技术生成的内凹六边形大尺寸孔洞的长度和宽度约为12.84 mm和5.06 mm,由盐沥滤法形成的蜂窝状小尺寸泡孔的泡孔尺寸约为420 μm。图2b是图2a中红色圆圈处复合泡沫的SEM图片,可以看出小尺寸泡孔的泡孔饱满其泡孔壁平直,呈现正泊松比泡沫的“蜂窝状”结构。但从图3c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在拉伸还是压缩测试中,3-1-0.5-L SR/PLA复合泡沫的最小泊松比值均为负值,说明其为负泊松比泡沫。
因此,3-1-0.5-L SR/PLA复合泡沫的负泊松比行为则只能由内凹六边形孔洞 (图2a中蓝色矩形区)引起,该各向异性的取向结构的引入使得SR/PLA复合泡沫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具有正、零、负的泊松比值。因在Z轴方向上没有内凹结构,3-1-0.5-L-XZ复合泡沫的最小泊松比值为正,3-1-0.5-L-YZ复合泡沫的最小泊松比值接近于零。
但是不论在X轴方向还是Y轴方向上复合泡沫的最小泊松比值均为负值,且3-1-0.5-L-YX复合泡沫具有最小的泊松比值。此外,所制备的3-1-0.5-L-YX复合泡沫具有优异的形状回复性能,在80%的压缩应变下形状回复率仍可高达96.5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负泊松比泡沫在发生大的形变后无法回复的问题。
图5.3-1-0.5和3-1-0.5-L SR/PLA复合泡沫 (a) 拉伸应力-应变对比曲线;(b) 压缩力-应变对比曲线; (c) 压缩应力-应变对比曲线; (d) NPR SR/PLA复合泡沫用作假肢内衬套的示意图
https://doi.org/10.1016/j.polymer.2024.126825
作者|樊东蕾
校审|樊东蕾
编辑|张锦文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留言指正!
行业新闻
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及新技术、新产品)技术产品认定结果正式公布,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高端聚丙烯挤出造粒装备的创新成果强势登榜,成功入选“首台(套)重大装备”项目,成为南京市重点推荐企业之一。
行业新闻
近日,亚洲发泡产业会展平台Interfoam与权威发泡技术媒体FoamUpdate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联合于2025年11月在苏州举办Poly Foam Conference 2025年第九届聚合物发泡会议(PFC2025)。作为亚洲发泡材料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会议以“弹性体发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核心主题,旨在搭建全球技术交流与商业对接的高端平台。
行业新闻
宁波色母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最早专注于色母粒研究与生产的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1019),成为国内彩色色母粒行业“第一股”,标志着其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与市场认可度上的领先地位。
行业新闻
Interfoam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发泡产业展览会联合聚氨酯行业资深合作伙伴在第四届Interfoam发泡材料展期间共同打造“聚氨酯发泡材料专题展览会”,专题展旨在推广聚氨酯发泡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发展,助力聚氨酯发泡上下游企业获得新订单、开发新市场。
行业新闻
山东聚万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坐落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陆圈镇327国道中小企业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物流网络发达,为高效服务全国客户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新闻
在全球碳中和战略加速推进、中国深度践行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材料技术已成为驱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长华化学近日宣布重大技术突破:凭借多年技术深耕与前瞻布局,成功将二氧化碳聚醚首次应用于连续式软泡试生产,实现从分子结构创新到终端产品落地的全链条技术跨越,为化工行业低碳转型树立新标杆。
行业新闻
7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第47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OEWG)边会上,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向全球分享了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和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研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聚氨酯喷涂技术,得到各国代表的一致肯定。
行业新闻
微孔塑料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发泡材料,通常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平均泡孔直径 0.01~10 μm,泡孔密度 109~1015 个/cm³。其特殊的泡孔结构可以减轻重量与增强比刚度,较传统聚合物发泡材料具有更好的冲击强度、轻量化、隔音和保温等特性。
行业新闻
臻泽新材料(湖北)有限公司于2012年由北京睿泽恒镒科技股份公司投资创建,总部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临港工业园。臻泽新材料专注于现代化循环共享物流安全技术、PET发泡材料成型、注塑成型、吸塑成型及包装方案的研发、生产与运营,致力于打造“研发-生产-运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企业。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