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佳 女士
数据中心高级经理,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 | +86 21 63232733 |
---|---|
传真 | +86 21 63232733 |
邮箱 | katelyn.xue@interfoam.cn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5层 |
从历史上看,泡沫注射成型 (FIM) 已经为人所知并使用了大约 60 年 [1, 2, 3, 4]。几乎在 1960 年代的同一时间,出现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发泡技术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泡沫塑料成型方法。一种是美国的UCC(联合碳化物公司)方法,另一种是欧洲的TSG方法[1]。其主要不同在模压不同而其原理基本相似。
图1是传统泡沫注射成型的示意图。这种传统的泡沫注射成型是将偶氮二甲酰胺等发泡剂或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掺入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塑料中。这种气体和熔体的混合物在注塑机的挤出料筒中加热熔化,加压,预塑致预定体积到柱塞缸中,然后由柱塞高压高速注入模具中,在那里膨胀形成发泡产品。
典型的结构泡沫塑料的皮芯皮截面如图2所示,明显的皮层夹裹着发泡芯。泡孔较少而大,一般为200-500微米不等。泡孔的大小是随着厚度变化,小孔在靠近皮层区域,而大孔在芯层中间。
图2 具有表皮和发泡芯层结构的HIPS(耐冲击聚苯乙烯)传统结构泡沫 的
传统的结构泡沫塑料成型是一种独特的制造工艺,具有一些特殊属性,定义了其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
FIM工艺已进一步发展为微孔发泡注射成型的现代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 [5,6,7]。1998年,Trexel和Engel共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往复式螺杆注射微孔成型机[6,7]。这台机器标志着微孔注射成型工艺商业化的里程碑,被称为MuCell®工艺。其主要的技术突破是在独特的塑化装置和超临界流体(SCF)的注气系统。图3是其塑化装置和超临界流体的注气系统。它现在是应用最多的微孔注射成型机 。
微孔注射成型机可使用化学发泡剂(CBA)或物理发泡剂(PBA)来实现微孔(泡沫)结构。它保留了传统泡沫注塑成型的许多优点,同时避免了传统成型工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产品强度不足、生产周期长、成型率低等。微泡注射成型技术允许将零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 0.001 毫米到 0.01 毫米之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低于 0.001 毫米。这是得益于其均匀的微孔结构,一般在100微米以下。如图4所示为通用聚苯乙烯(GPPS)的微泡结构。气体浓度越高,微泡数目越多。不管气体浓度多少,泡孔多少,其泡孔尺寸都是微孔。
和模具膨胀技术相似的抽芯泡沫注射成型(CFIM)也在工业界得以应用。工业界有时将模具膨胀技术和抽芯技术混为一谈,实际上有所不同。CFIM 是首先将熔体注入模具型腔中,然后通过高保压去除填充过程中产生的细泡,并形成光洁的硬表皮,然后抽回芯棒 (不是整个模具开启),让出局部空间使熔体发泡。和模具膨胀技术一样,抽芯的距离,时间和速度是CFIM 的重要参数。而CFIM还有芯棒的位置决定了局部的不同发泡密度和结构。有研究表明,如改变抽芯时间,即抽芯后立即进行二次注射可得到不同的泡芯结构和表皮质量 [8] 。
总之,FIM是一种通用且高效的工艺。其多样化的应用及其提供的优势使其成为满足现代制造需求的首选。但是,更多的材料和应用方面的挑战推动FIM 向更小而多的泡孔和更高表面质量的方向发展。而工业界则更多注重于降低硬件成本的微泡技术研发。
1.Wendle, C. B., “History of Structural Foam”, J. Cell. Plastics, 13, 3, 178-181, (1977).
2.Jr. Angell, G. R., U.S. Patent 3,268,636A (1966).
3.Semerdjiev, S.,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al Foam,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Inc. (1982).
4.Throne, J. L., Thermoplastic Foams, Sherwood Publishers (1996).
5.Suh, N.P., Innovation in Polymer Processing, Chapter 3 (edited by James F. Stevenson), Hanser/Gardner Publications, Inc., Cincinnati, 93-149 (1996).
6.Xu, J., Pierick, D., Journal o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5, 152-159, (2001).
7.Xu, J., U.S. Patent 6, 322, 347 B1 (2001).
Interfoam作为发泡领域的国际化展览会之一,旨在与优秀的企业、专家和科研团队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发泡技术及其解决方案,为不同应用领域创造材料新价值。2024年9月3-5日,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Interfoam China 2024 ,观众预登记系统现已开启!
行业新闻
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及新技术、新产品)技术产品认定结果正式公布,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高端聚丙烯挤出造粒装备的创新成果强势登榜,成功入选“首台(套)重大装备”项目,成为南京市重点推荐企业之一。
行业新闻
近日,亚洲发泡产业会展平台Interfoam与权威发泡技术媒体FoamUpdate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联合于2025年11月在苏州举办Poly Foam Conference 2025年第九届聚合物发泡会议(PFC2025)。作为亚洲发泡材料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会议以“弹性体发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核心主题,旨在搭建全球技术交流与商业对接的高端平台。
行业新闻
宁波色母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最早专注于色母粒研究与生产的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1019),成为国内彩色色母粒行业“第一股”,标志着其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与市场认可度上的领先地位。
行业新闻
Interfoam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发泡产业展览会联合聚氨酯行业资深合作伙伴在第四届Interfoam发泡材料展期间共同打造“聚氨酯发泡材料专题展览会”,专题展旨在推广聚氨酯发泡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发展,助力聚氨酯发泡上下游企业获得新订单、开发新市场。
行业新闻
山东聚万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坐落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陆圈镇327国道中小企业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物流网络发达,为高效服务全国客户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新闻
在全球碳中和战略加速推进、中国深度践行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材料技术已成为驱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长华化学近日宣布重大技术突破:凭借多年技术深耕与前瞻布局,成功将二氧化碳聚醚首次应用于连续式软泡试生产,实现从分子结构创新到终端产品落地的全链条技术跨越,为化工行业低碳转型树立新标杆。
行业新闻
7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第47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OEWG)边会上,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向全球分享了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和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研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聚氨酯喷涂技术,得到各国代表的一致肯定。
行业新闻
微孔塑料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发泡材料,通常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平均泡孔直径 0.01~10 μm,泡孔密度 109~1015 个/cm³。其特殊的泡孔结构可以减轻重量与增强比刚度,较传统聚合物发泡材料具有更好的冲击强度、轻量化、隔音和保温等特性。
行业新闻
臻泽新材料(湖北)有限公司于2012年由北京睿泽恒镒科技股份公司投资创建,总部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临港工业园。臻泽新材料专注于现代化循环共享物流安全技术、PET发泡材料成型、注塑成型、吸塑成型及包装方案的研发、生产与运营,致力于打造“研发-生产-运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企业。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