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 / 展会新闻

技术加速迭代功能飞速演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出新高度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31.6%,其中,比亚迪更是凭借全年销售302万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全球销量最高的车企。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制定了2035年燃油与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25%35%的战略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升级,除其所带来的能源效益备受关注外,消费市场对其安全性、轻量化及NVH、动力电池散热、VOC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发泡材料轻质、阻燃、吸音、缓震等优异特性,均能满足多元化且刁钻的市场需求。

01

发泡材料助力汽车轻量化,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的重要措施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市场,对其节能环保和轻量化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据Lucintel披露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汽车的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占比将超过47%。可以使车身减重50%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约占整车整备质量的1/4左右,其重量能直接影响电耗、动力性、制动性能、被动安全性、一次充电续航里程等方面,而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是车身实现轻量化后显著优势,由此可见未来发展话题与趋势都绕不过汽车轻量化。相较于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技术改革,发泡材料可从结构设计、材料替代、工艺创新等多个途径实现汽车的“瘦身”,是对汽车轻量化改革中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的显著有效措施之一。

近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推出了SABIC® PP-UMS发泡树脂,具有卓越的轻量化、加工和可持续特性,可以减少车辆碳排放。

图源:@SABIC官网

 

这种独特的材料具有高熔体强度及出色的发泡性,能够挤出密度极低、抗冲击性优异且符合 VDA 278 排放法规的PP泡沫。据了解,该PP-UMS泡沫树脂生产的吹塑PP泡沫可用于汽车风道,以帮助减轻重量并简化车辆中的安装过程。这款泡沫树脂解决方案创造了一个单一材料部件,便于在现有废物系统中回收利用。

此外,SABICPP-UMS发泡树脂是新一代长链支链PP材料,溶体强度大于65cN,可实现极低的泡沫密度(20-200kg/m3)。其使用各种方法提供了广泛的加工窗口:泡沫挤出、泡沫注射成型、泡沫吹塑成型、颗粒发泡以及泡沫吹塑和流延膜。

由于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可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而电池Pack系统占据电动汽车整车质量的18%~30%,因此,降低电池Pack重量是实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并提高其续航里程的另一关键。

对此,旭化成公司推出了轻量化高机能聚苯醚发泡材料SunForce™产品。据了解,聚苯醚塑料是最轻的工程塑料,基于该材料制备的m-PPE(改性聚苯醚)发泡工程塑料,具备优秀的强度和重量比,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理想选择。

图:SunForce™在新能源车应用示意图

图源:公众号@聚氨酯联盟/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PPE分子链中含有芳香环结构,分子链刚性较强,树脂的机械强度较高,高强度、高模量、耐冲击,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可维持较好的力学强度。而发泡PPE作为新能源电池结构/功能材料,耐冲击吸能效果好,避免电池包内部电芯在碰撞变形小,显著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2

延长新能源汽车使用周期并保障其安全性,阻燃隔热保温缺一不可

近几年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相关报道数不胜数,究其根本,新能源汽车阻燃、隔热、保温等性能方面不仅是其最重要的几项安全指标,亦是保障乘员安全的重要条件。

高分子材料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阻燃泡棉为例,其通过对塑料橡胶进行填料改性而制成,这种材料常常在粘合剂行业中作为阻燃辅助材料使用。然而,阻燃泡棉的阻燃性能相对较差,限制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图源:江苏诚丰官网

 

为克服阻燃泡棉的局限性,国内许多优秀企业正在努力探索和开发性能更为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其关注重点包括提高阻燃性能、改善隔热效果以及增强材料的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

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于科技海绵及其高分子微孔功能材料这一聚氨酯应用新材料领域,以汽车内饰行业为业务核心,陆续开发出聚醚型汽车内饰海绵、聚酯型汽车内饰海绵、镍氢电池绵等一系列产品,其生产的汽车门板聚酯海绵和顶棚聚酯海绵具备与织物复合粘结率强、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拉伸性强等优异性能。

图源:Interfoam China 2024线上展会

 

宿迁蓝图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拥有20年生产技术经验,主要生产EPDM泡棉、NBR泡棉、国产CR泡棉、EVA泡棉、慢回弹泡棉等橡塑泡棉,其研发的国产CR H2018高阻燃V0产品,具有阻燃、耐老化、2毫米可以完全达到阻燃v0效果的功能优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包装。

图源:Interfoam China 2024线上展会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硅胶泡棉(silicone foam/silicone sponge)是以有机硅树脂为原料结合阻燃体系,通过自脱氢反应提供发泡动力制成,具有低密度、低压缩永久变形、耐高低温等性能。有机硅泡棉材料既具有硅橡胶的高弹性,又兼具泡沫材料的吸音隔音、减震抗缓冲等特性,适用于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等的减震缓冲、密封、防火阻燃、隔热保护等对材料性能要求严苛的领域。

 

图源:祥源新材官网

 

除此之外,伴随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电池产业随之迅速崛起,市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固体电极和固态电解质且具备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固态电池”便应运而生。

不久前,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创新固态电池包。该电池包主要特点为助力电动汽车的轻量化、热管理、安全性和可持续,并且这款概念固态电池包采用了包括Ultramid®Elastoflex®Elastan®Ultradur®Elastollan®Elastocoat®Cellasto®HED 在内的20多种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

 

图源:巴斯夫官网

 

在热管理方面,电池包上盖采用了Ultramid复合材料,隔热垫片用了Elastoflex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能够使其在高温下也安全运行。此外,如前面所说的侧边冷却板同样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和电绝缘性,并且比铝材的温度更均匀。在安全性能方面,为了提高电池包侧碰撞的保护性能,侧梁空腔填充了高强度、低密度、抗冲击性的Elastan聚氨酯材料,可以提高侧碰撞的保护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由巴斯夫这些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电池支架和电池组上盖均可物理回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在车企实现减少碳足迹目标提供支持。

03

聚焦发泡材料“以塑代钢”攻克技术难关,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心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汽车市场的一股新势力。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趋势》数据显示,继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后,2023年新能源汽车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5%,销量达到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至18%,结合2022年市的14%2021年的9%来看,新能源汽车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从区域效率及市场渗透率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中美欧三足鼎立之态,中美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95%,其中,中国市场以60%的占比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中国还正在加速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心。据统计,2023年全球总装机量达705.5GWh。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已进入第一梯队,2023年占全球装机量约5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电池企业市场规模进入全球前10;动力电池技术领先,量产单体比能量突破300Wh/kg,系统成本降至1/Wh以内,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开始进入产业化应用初期。至此,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完整供应链体系。

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可分为动力深度电气化、车身底盘轻量化、整车智能网联化三大战略。不难看出,汽车轻量化、低成本、绿色环保等发展方向,以材料为主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必然成为一大投入研发趋势。

随着发泡工艺技术提升,新型发泡材料在传统发泡材料具有质轻、隔热、隔音、减震、价格低廉等优势基础上逐渐往可回收、可降解、低碳等方向发展,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大放异彩,受到汽车制造商的青睐,广泛应用于电池包、仪表板、顶棚内饰、车门内饰板等汽车内饰件中。

如何进一步探索发泡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创新应用解决方案?

持有采购需求却找不到精准匹配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

具有生产高质量发泡材料并拥有革新发泡技术,寻求专业客户拓展新业务?

202493-5日,Interfoam 2024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作为发泡领域的国际化专业细分展览会,Interfoam China 2024 将携手300+全球优质发泡材料供应商及预计超10000专业观众,共赴一年一度发泡领域行业盛世。

 

 

同期举办重新定义发泡材料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来自专家级学术与产业演讲嘉宾带来100+行业热议的论坛话题,共同探讨行业当下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共创细分赛道破局之路。

 

更多新闻

邀您探索发泡材料的世界,Interfoam发泡材料展将于11月5-7日在上海举办,即刻预登记免50元门票!

行业新闻

Interfoam发泡材料展将于11月5-7日在上海举办,即刻预登记免50元门票!

可彭特海绵电池解决方案:丰富多元的材料产品矩阵与卓越的加工能力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价值

行业新闻

电动出行的时代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伴随能源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挑战亦呈现动态演变。作为深耕汽车行业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契合未来发展的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助力客户稳居行业潮头。

不止于鞋材!解析超临界发泡材料如何在汽车、医疗、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领域大展身手!

行业新闻

超临界发泡技术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或氮气)作为物理发泡剂的先进制造工艺,它正在材料科学领域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当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温度和压力超过其临界点),它兼具气体的低粘度和液体的高溶解度特性,能够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均匀、细密的微孔结构。

浙江华创:赋能生态发展,从绿色守护到可持续承诺- 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是国内首家研发液态CO₂辅助高压发泡技术及设备的综合民营科技企业,专业生产聚氨酯保温材料、聚氨酯夹芯板等系列产品,并承揽各类防腐保温工程,具备国家一级资质。

低空制造领域发泡材料的应用现状、市场动态、技术特点及未来趋势

行业新闻

本文将系统分析低空制造领域发泡材料的应用现状、市场动态、技术特点及未来趋势,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热塑性弹性体(TPE)发泡:创新工艺驱动性能升级,多领域拓展开启增长新篇!

行业新闻

热塑性弹性体(TPE)作为一种结合了橡胶弹性与塑料加工性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在发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持续突破。随着超临界流体发泡、模内一体化成型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梯度结构、多功能化等新型泡沫的开发,TPE发泡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发泡剂、粘度调控、交联作用、工艺创新及应用拓展五个核心维度进行更新,全面阐述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技术及其应用。

PFC2025第九届聚合物发泡会议将以“弹性体发泡”为主题于11月在苏州举办!

行业新闻

2025年11月17-19日,第九届Poly Foam Conference(PFC2025)将于苏州盛大召开。作为发泡技术领域的技术盛会,PFC致力于搭建“知识、技术、生意”的交流平台,本届会议将以“弹性体发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行业智慧,共探技术前沿与产业机遇。诚邀您共襄盛会,携手推动弹性体发泡产业高质量发展!

越升科技:以创新技术引领塑料挤出装备行业,赋能全球绿色智能制造

行业新闻

自2008年成立以来,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升科技”)以“强企业,兴中华”为愿景,始终专注于塑料挤出装备与技术的创新研发,秉持“责任、团队、创新”核心价值观,以“成为所有业务客户的首选、用绿色科技创造价值、积极改变‘中国制造’”为使命,在塑料共混、发泡挤出、大石化聚烯烃造粒及特种片膜挤出等领域屡创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智造力量。

溯溪鞋“量价齐升”,发泡鞋材再赢创新与增长机会

行业新闻

作为功能性鞋类的核心分支,溯溪鞋市场近年呈现“量价齐升”的增长态势。据贝哲斯咨询数据,2024年全球市场容量已突破关键规模,中国市场同步跟进;2025年上半年,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溯溪鞋销售额达3.3亿元,同比增长53.4%,连续两年保持50%以上增速。细分平台表现更亮眼,天猫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户外鞋服类目下,溯溪鞋成交金额同比增75%,成交笔数增幅超120%,成为户外品类增长主力。

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汇捷通展览创立于 2011 年,作为专业的会展主办机构,始终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展览及会议。公司以 知识、技术、生意三大维度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下面对面的商务活动,助力客户达成高质量的交易。

创造卓越平台,达成卓越交易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